国常会:创造条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国常会:创造条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措施。
此次国常会的提法,延续了此前的政策部署。会议提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严禁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创造条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山东烟台福山一中,学生们观看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新华社发
“延续了开年以来的中央要求,”一位长期关注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者告诉南都,“说明中央在持续盯着地方落实。”
今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在国新办就“十四五”规划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将继续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降门槛,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学位政策,特别是将随迁子女占比比较高的民办学校优先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
他当时披露了一个关键数据,2020年85.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者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服务。“这个比例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是大体相当的,”他说,“从去年情况来看,只有三个省份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曾有学者将随迁子女教育情况评价为“入学不易升学更难”。“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四个代表性核心政策以及若干异地中高考政策,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异地升学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现有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户籍制度等是制约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主要制度性障碍。”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一篇论文称。
据南都此前报道,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评估了16个城市流动儿童入学政策的友好程度。分析发现,各地主要采用“积分入学制”和“材料准入制”明确流动儿童能否入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
其中,采用积分入学制的地区,对父母个人素质(如学历、技能、发明)、个人基本积累(如居住年限、工作、社保、公积金)等要求各有侧重。而材料准入制最大的特点是不稳定,例如,对“连续缴纳社保”和“连续居住(租房完税证明)”的要求时宽时紧,抬高了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门槛。
大体上看,常住人口规模比较小的城市,对流动儿童更为友好。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看来,流动儿童的入学门槛不宜过高,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很难满足要求。
6月14日,在合肥市瑶海区第三十八中学考点,中考首场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新华社发
另一方面限制来源于异地中考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一篇论文分析了60个城市的异地中考政策差异。研究发现,60个城市的异地中考政策总体较为宽松,但区域差异明显;北京、天津、上海的异地中考政策限制条件较多;东部地区、华南地区的教育资源紧张,教育供需矛盾较大。
作者建议,调整以户籍为限定条件的升学考试制度与录取制度,建立以学籍为基数的动态调整机制;将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城市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去;加强流入与流出地教育政策之间的衔接,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升学与录取工作。
虽然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出台了异地中考政策,但部分地区附加了对报考学校的限制。例如,有的地区政策较为“宽容”,允许异地中考时报考重点高中;有的地区仅允许报考普通高中;还有的地区不允许报考普通高中,仅能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异地中考政策显著影响随迁子女的高中教育选择,且不同入学门槛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陈宣霖在今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分析。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一直在中央政策关注范围内。近年来发布的中央全会公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等均有涉及。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常会提出,“创造条件,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提供更多机会。”
目前看,多地在政府规划中逐步纳入了关于随迁子女内容。12月初发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提高随迁子女的教育服务保障水平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逐步将外来常住人口纳入流入地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完善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探索建立以本地学籍、居住年限、连续接受教育年限等为依据的中高考报考制度全面保障随迁子女享有平等教育权利。
“促进社会公平很重要的是保障教育公平。”此次国常会通报提到。
南都记者宋承翰发自北京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换@)
推荐文章
- 疫情防控期间 上海推出人才引进办理实施特殊便利化举措
- 魔都楼市!想在上海买房落户?满足这些条件才行
- 除了夫妻10年投靠,还有一个小众落户渠道:夫妻分居调沪
- 满足落户上海的条件却还没有房产?别急,还有“社区公共户”
- 居住证积分问答
- 超实用!外地人与上海人结婚!多久可以转上海户口?攻略请收藏!
- 高新技术企业两年落户上海的攻略
- 放松落户!上海突放王炸的背后……
- 注意!不是所有留学生都能落户上海!这几种学历无法落户
- 满足了上海人才引进条件,为什么还是没有成功落户上海
- 社保基数对居住证积分 上海落户影响至关重要 社保基数应该如何确定
- 宝山区公租房如何申请?需要哪些材料?这份保姆级教程请收好→
热门文章
- 很无奈,为了小孩能顺利上学,家长们都“迫不得已”入深户!
- 说深圳户口没啥用?只能说明你太不了解深圳!
- 图文指南:手把手教你申请深圳公租房!
- 夫妻双方都是农村户口,有必要都落户深圳吗?
- 深圳住房公积金怎么全部提取 离深后可全部领取
- 男子被限制高消费,十余次冒用他人身份证购买高铁票被查获
- 医保一二档区别竟然这么大!医保档次修改开始啦!一年只有一次
- 2017年深圳积分入户(官方)分值计算表
- 深圳社保每月几号交?在深圳买社保的好处有哪些呢
- 2019年,深圳各项补贴汇总!哪些钱你还没领?非深户也有钱拿!
- 2019年入深户三大流程,注意细节,很多人都被卡在了这一步!
- 入户条件不够?软考证书帮大忙!积分、职称、人才哪种更省事?
最新文档
- 这份外省市来沪人员异地身份证办理攻略,请查收!
- 违反计划生育 申请上海居住证积分真的毫无办法吗
- 人才引进真实案例!提前了解防止被拒
- 0基础6个月居住证积分120分,可能是最快的积分方式!
- 正在准备上海积分或者落户的朋友,2022年社保如何调整
- 落户上海的成本你知道吗?
- 每年40万“居转户”!上海再度出手抢人,不要再误判
- 最新!上海市居住证“专业技能”积分政策及目录变化
- 用7年居住证、7年社保、中级职称申请落户,人才:不达标,拒收!
- 没有上海户口能参加上海高考吗?需满足什么条件?
- 人才落户类业务实行全面预约
- 持有CATTI证书可以落户大上海吗?
推荐文档
- 这届留学生太难了:特朗普政府全面限制,回国害怕被一键退学,家长忧心忡忡
- 花40万就能成“新上海人”?还是以留学生身份落户上海?当心有诈→
- 各地引进海外人才都有哪些“高招”(上)
- 沪留学落户全流程
- 留学生落户上海丨出入境记录查询教程(最新)
- 绝不是危言耸听|无国外学历认证的留学生还叫“海归”嘛
- 伯明翰大学留学回国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加拿大考试挂科没毕业学历认证如何解决
- 回国进行学历学位认证要知道哪些事?
- 上海2022年人才招用标准,985大学生失去优势,留学生将要受限?
- 2021年留学生落户新政策要求 很多失去落户上海资格的留学生的福音
- 留学生回国就业遇“找房难”?上海这个区推新政,首批100套人才公寓已约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