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八成博士后出站留在广州 广州打造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逾八成博士后出站留在广州 广州打造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
视频加载中...
“这边的年轻人科研创新氛围很浓厚。”一位参赛博士后如此说道。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1月19日-21日在广东佛山举行,广东共计208个、广州共22个高水平项目入围,越来越多的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在南粤大地上“挑大梁、当主角”。近日记者在“探访湾区青年新高度”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媒体采风中了解到,广州打造以“三站两中心一基地”为主要布局的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全市现有在站博士后1092人,出站博士后留穗工作比例达81.3%。
博士后:参赛能让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落地
“我们是做基础研究的,平时跟企业和产业应用没有很好地对接上,通过参加大赛的揭榜领题赛,我们可以将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进行落地转化。”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后郭璟祎带队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赛,并成功进入总决赛。针对“放榜方”提出的“类器官再生医学应用新技术”题目,郭璟祎团队给出了“基于成体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和3D打印技术进行组织器官修复和人源器官构建”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3D打印技术,把基于成体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当作“墨水”,“打印”出人类肝、肾的类器官,为以后临床上器官移植提供基础。虽然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这项新技术,但要把新技术做得更稳定、成本和时间做到最优,需要不断探索。“这是一个四年的项目。但类器官研究领域的路还有很长,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3D打印出来的类器官能用在临床器官移植上。”郭璟祎说道。
从硕士开始,郭璟祎在广州学习、工作已经十年,“广州可以说是我的第二家乡。”郭璟祎说,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部门十分支持科技创新,不仅有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在人才住房保障、生活资助等方面也给予很大支持,充分保障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她表示,博士后出站后将继续留在广州进行科研工作。
“博士后工作站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储备库,有约1/4的博士后出站后会留在本单位工作。”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人事教育处副处长陈鹤表示,随着中科院、广东省及黄埔区对博士后人才的资助不断“加码”,研究院博士后进站人数不断提升,从2016年仅4人入站,到2020年进站人数达到105人。
打造高质量的人才供应链
今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取博士学位后,孙骄杨成为了生物岛实验室的博士后。去年初她参与了人源化hACE2小鼠模型构建的紧急抗疫攻关项目,成果于2020年12月份在NationalScienceReview上在线发表。今年,她作为“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带队参加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新赛,并入围决赛。
“这边的年轻人科研创新氛围很浓厚。”孙骄杨说,粤港澳大湾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地处其中的生物岛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推动自己科研工作以及成果转化。这次参加大赛,也是为了与高水平的科研创业团队交流学习,提升自己多个方面的能力,也让自己明确研究方向,提高自己探索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信心。同时她也希望宣传推广自己研究的新一代动物模型快速制备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需要研究型人才,博士后制度是非常重要人才培养途径,博士后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生物岛实验室博管办副主任杨红宇表示,博士后在工作站能够沉淀和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实验室从一开始就规划通过“黄埔学院”(人才培养高地)体系化、结构化地打造高质量的人才供应链。实验室首先设立博士后科研平台,相继设立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此外,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为博士及博士后提供科研服务,促进产学研协同与成果转化。
广州近七成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设站单位工作
“去年5月,我们对博士后政策进行重磅升级,培养链条前移,构筑‘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资助培养—出站博士后留区工作’贯穿博士博士后的选、育、留全链条。”黄埔区人社局局长周锦高介绍,其中“青年人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最高可资助60万元/人,博士后个人的资助最高可达85万元。目前,黄埔区共有96家博士后设站单位,设站总数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区累计兑现博士后设站、博士后安家费等补贴约1.13亿元。
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在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广泛设立科研平台,打造以“三站两中心一基地”为主要布局的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以及省博士工作站予以100万元-30万元不等的建站资助,致力打造集聚博士博士后人才和高端创新要素的资源平台。全市现有在站博士后1092人,出站博士后留穗工作比例达81.3%,其中留在设站单位工作的近70%。
“广东已基本形成学科专业齐全、地区行业分布广泛、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博士后工作体系,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的博士后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广东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56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94家。在站博士后超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3.8万人。
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揭榜领题赛四大组别,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赛事。据统计,本次大赛广东共有208个高水平项目(1076人)入围总决赛,约占全国入围总决赛项目的七分之一。其中,广州市有22个项目挺进总决赛,包括创业赛项目12个(占全省22.6%)、创新赛项目6个(占全省37.5%)、揭榜领题赛项目4个(占全省44.4%,占全国17.4%)。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通讯员粤仁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何颖思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换@)
推荐文章
- 留学生注意啦!2018年北京、上海两市海归落户政策汇总
- 青岛出台落户新规
- 新突破:真正有效果的惠州代理入户应对方法
- 入户广州的申请人数逐渐增多,综合原因有3点
- 评论丨21座万亿GDP城市对大专生开放落户,中小城市“抢人”机会在哪?
- 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工作调动迁户口……2021年底前这些业务不用再回老家办了
- 上海:多渠道稳定和扩大就业 落实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
- 浙江电子居住证来了 支付宝可一键领取
- 天津居住证积分入户新进展《准予迁入证明》今起发放
- 留学生回国福利政策!百万补贴、免费住房满足这些条件即可申领
- 南京人才落户“一件事”如何办理?看这里
- 户口政策发生改变,生效判决确定的逾期迁户口违约金怎么算?
热门文章
- 引进人才有奖,最高200万! 大湾区人才政策升级
- 深圳缴纳社保15年,没有深圳户口,以后可以在深圳领取养老金吗?
- 深圳入户秒批
- 2022年入户深圳的方式有哪些?符合任何一条都可以
- 在深圳上学,深户和非深户差距太明显了,难怪家长不惜重金入深户
- 没有深圳社保,能办理深圳户口吗?
- 深户丨“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纳税”怎么加分?看看你就知道了
- 2019深户政策比以往更严格,低学历人士难入户?别怕,还有这条路
- 深圳社保可以升一档了一年只限7月可以升,没升就要再等一年了
- 花费三年时间才入深户,现在真是后悔莫及
- 我是从这3方面考虑入户深圳的
- 最简单最快捷的入户方式,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最新文档
- 最新!各地落户政策来了,苏州杭州上海也有不小变动
- 2022年落户北京
- 指南一文看懂,2022年落户杭州最新版政策
- 留学生北京落户常见问题大全
- 越秀|逛街顺便续签,北京路“粤智助”可以现场签注居住证啦
- 婚生、非婚生、抱养小孩上户口流程
- 城市户口好还是农村户口好,到底该要哪个?
- 避开这些误区,2022年轻松入户广州
- 美宝上户口,出示美国护照后,要求落户后盖章
- 广东: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 落户限制政策将取消
- 清华北大本科生可直接落户上海!北京:家门口挖墙脚?
-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22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
推荐文档
- 这届留学生太难了:特朗普政府全面限制,回国害怕被一键退学,家长忧心忡忡
- 花40万就能成“新上海人”?还是以留学生身份落户上海?当心有诈→
- 各地引进海外人才都有哪些“高招”(上)
- 沪留学落户全流程
- 留学生落户上海丨出入境记录查询教程(最新)
- 绝不是危言耸听|无国外学历认证的留学生还叫“海归”嘛
- 伯明翰大学留学回国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加拿大考试挂科没毕业学历认证如何解决
- 回国进行学历学位认证要知道哪些事?
- 上海2022年人才招用标准,985大学生失去优势,留学生将要受限?
- 2021年留学生落户新政策要求 很多失去落户上海资格的留学生的福音
- 留学生回国就业遇“找房难”?上海这个区推新政,首批100套人才公寓已约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