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位”你而来!应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招启动,招聘2.5万、进场1.4万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早早“位”你而来!应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招启动,招聘2.5万、进场1.4万)
10月12日,线下大招聘,风雨也无阻,2022年应届生的校招早早“位”你而来!当天,名为“无畏挑战勇往职前”的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在临港新片区举行。尽管天公不作美,但中国商飞、上汽通用、上港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等980家用人单位均进场招聘,提供岗位2800余个,招聘需求达多人。面对秋招良机,沪上余名应届学子,纷纷走进上海建桥学院体育场积极应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这一学年沪上举办的首场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标志着对全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集中就业服务正式启动。招聘会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无法到场的毕业生也在线同步求职,浏览招聘会所有单位的岗位信息,从线上投递简历。
用人需求增长也需就业观念转变
从此次招聘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用人需求高于去年。在现场,作为文化艺术IP内容运营商,品源文华除了面向应届生提供7000至7500元/月的招聘岗位,还能以150至250元/日的日薪为在校生提供“线上”实习岗位。
与需求方的诚意相对应的是,应届生对薪酬待遇的要求和对岗位的预期也更趋于理性。一名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研三学生,在招聘会前更倾向寻寻觅觅,投递研究岗位的高薪工作;而在与企业面试交谈后,也愿意“先就业、再择业”,降低自己的薪资期望值。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透露,202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稳定的状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次招聘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和上海建桥学院共同承办,随着2022届就业工作拉开序幕,上海市将与其他兄弟省市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双向对接,加强创新型人才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优化配置,全方位助力人才高地构筑。
长三角、新片区共建人才生态圈
此次秋季校招的近千家用人单位中,上海以外的长三角地区企业有40余家,较往年有所增长,同时还有临港新片区单位有80余家,还有各行业重点单位160余家。为实现上海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让沪上初次就业率在全国各省市中继续领跑,上海市教委主动对接,协同发展就业工作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圈。
当天,长三角地区毕业生供需云平台启动,融通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地区的就业信息数据,让应届生通过平台投递简历,实现长三角“云应聘”。这也是继长三角三省一市就业指导中心今春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后,共同驱动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全面信息化、数据一体化的又一举措。
此外,上海“五大新城”政府也在招聘中共建优质人才蓄水池,并开拓自贸区人才战略的新境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与临港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深度合作,打造“研习坊”活动品牌,建立起自贸区保税区实习见习基地。同时,奉贤区作为南上海重点发展区域,过半区域纳入临港新片区,也出台“1+10+X”系列人才政策,提升区域人才核心竞争力。
上港集团劳动人事经理管年表示,此次集团提供6个大类优质岗位,年薪基本高于10万元,现场收到近300份简历,多来自临港地区高校。前来应聘的临港高校学子也认为,新片区人才落户政策、未来发展前景及适宜生活成本,成为自己工作地首选。
职业生涯从入校启蒙到终身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不仅只面向准备踏入职场的应届生,也在往两端延展。招聘会上,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这家“另类”银行集累积、存储、整合学习经历于一体,服务于上海市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消除不同类型校园的“围墙”,并将学生的求学经历与工作经历连接起来,助力毕业生终身学习,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兴行业与岗位要求。
作为人才供给侧,高校也正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调整专业学习方向,将就业磨合期提前到在校就读期间。位于临港新片区的招聘会东道主上海建桥学院,成为民办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学校,也是本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建桥学子就业率和签约率始终稳定在98%和90%以上,留沪就业学生占比已超70%,长三角地区就业学生占比更是超过85%。2021届该校毕业生约6000人,就业率略高于往年,达98.75%。
一名建桥学院物流专业学生表示,大一、大二学校提供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课程,为自己了解行业进行启蒙,打消职业迷茫;大三则设置企业开放日,学生走进专业企业,了解办公环境与工作流程,创造与企业相互了解交流的机会。“大四阶段,学校举行招聘会,提供面试指导、简历指导,内部宣讲会等,并在线上推送招聘信息,确保毕业生都得到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支持。
栏目主编:徐瑞哲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图片来源:施楠代傲辰顾晨阳摄题图说明: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10月12日在上海建桥学院体育场举行
来源:作者:徐瑞哲奚丽君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换@)
推荐文章
- 居住证积分,落户的必要条件!
- 舟山市出台新政力邀高校毕业生来舟工作 全面落实人才“租售同权”政策
- 应届毕业生落户重点扶持用人单位认定工作开始啦
- 江苏徐州:企业全职引进应届博士毕业生给予购房补贴30万元
- 2019留学生回国就业趋势,三类海归最吃香
- 高校毕业生,这些补贴你了解吗?
- 读完学历,不能在上海积分?“三地不一致”的雷区你别踩
- 一周楼市政策:近40城楼市再松绑!多地降首付、加大货币补贴
- 必须考研!考上这几所院校的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落户
- 促22.7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国企将扩大招聘规模
- 2020考研报名:应届生和往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考上研究生,国家会给你发多少钱?读研不花钱,还能花样赚钱
热门文章
- 家长必看丨孩子要在深圳上学,深户和非深户的区别原来这么大的
- 深圳福田人社:2022年福田创业补贴申请已启动!符合条件的看过来
- 在深圳只要居住证就可买车,申请到了混动指标,感觉很幸运!
- 孩子在深圳上学这么难吗?和深户相比,非深户孩子已落在起跑线上
- 怎么办理深圳居住证?要符合什么条件?
- 非深户刚领居住证能参与深圳车牌摇号吗?
- 罗湖教育学位申请修订方案征求意见 父母同时购社保拟加分
- 2018年入深圳户口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 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岁幼童落户难 民警援手暖民心
- 深圳市各级人才引进租房和生活补贴总结,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 2022年深圳入户,除了这样我还能怎么办?
-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居住证公开信
最新文档
- 放宽落户 是因为缺人?你对上海 一无所知......
- “海龟”回国求职还有优势吗?哪些行业更偏好留学生?
- 上海应届生积分落户新规定,附2018年评分标准
- 上海游戏公司抢人大战,应届生年薪60万,游戏从业者迎来黄金时代
- 「便民」沪“长三角区域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跨省迁移”服务上线!
- 中考没有进入心仪的高中?高性价比的亚洲留学了解起来
- 上海应届研究生落户新政引热议!怎么办理?落户在哪?这是“沪C户口”?详解→
- 助力宝山“北转型”!关于应届本科生重点区域落户政策的最新通告
- 大型国企招聘应届大专生!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招1663人
- 重磅!这么多人直接拿户口本?上海放大招
- 为什么德国留不住外国留学生?为何中国留学生毕业后想回国发展?
- 考上研究生才知道的“福利”,学历提升是“顺便”,本科生羡慕了
推荐文档
- 这届留学生太难了:特朗普政府全面限制,回国害怕被一键退学,家长忧心忡忡
- 花40万就能成“新上海人”?还是以留学生身份落户上海?当心有诈→
- 各地引进海外人才都有哪些“高招”(上)
- 沪留学落户全流程
- 留学生落户上海丨出入境记录查询教程(最新)
- 绝不是危言耸听|无国外学历认证的留学生还叫“海归”嘛
- 伯明翰大学留学回国可以在上海落户吗?
- 加拿大考试挂科没毕业学历认证如何解决
- 回国进行学历学位认证要知道哪些事?
- 上海2022年人才招用标准,985大学生失去优势,留学生将要受限?
- 2021年留学生落户新政策要求 很多失去落户上海资格的留学生的福音
- 留学生回国就业遇“找房难”?上海这个区推新政,首批100套人才公寓已约满